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吸特樂回來了 傷眼觀後感(劇透)


廢言:

       最近完全變成廢人狀態,明明看了不少好作品,我卻懶得寫心得(毆)。還好元首那頗具魅惑性頗具煽動性的聲音讓我有了寫文動力。元首真不愧是元首!(大笑)



正文開始:

        吸特樂回來了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德國電影,裡面藉由元首希特勒的視角、帶著黑色幽默的偽記錄片(或者社會實驗?)的方式點出德國的社會問題。雖然說是德國,其實裡面很多問題也是臺灣和大多數的國家所面臨的。是一部在大笑之餘還能省思的好電影。

       不過觀看前最好還是先了解一下德國的近代歷史與現在,不只是因為笑點關係,有些社會議題也需要一些背景知識才行。簡單來說對德國了解越多看這電影越開心XD,有鑑於大部分的影評都點過歷史,再加上個人覺得本片要表達的東西還是現在。於是就來超不專業不負責整理一下片中提到德國的問題:


                   ▲梅克爾特寫+字幕XD

令人尷尬的老女人:

嗯不用說是梅克爾(廢話)老實說我對梅克爾的印象還不錯不過還停留在幾年前商周還是天下的介紹,以數據來說話感覺就是特別帥氣我第一次愛上的大嬸啊啊啊(羞)。但是翻資料後才發現自從難民接二連三跑到歐洲去後因為對難民政策不利,結果外界對她的評價下降不少><不知道她下一步會怎麼做…


越來越多的移民:

       德國的移民大致可分為合法移民和尋求庇護的難民。片中指的移民似乎是後者的樣子(?),出現的主因來自中東局勢的變化,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難民數量開始激增,毆洲各國逐漸收到一堆庇護申請。其中2015年德國收到的庇護申請更是毆盟之冠(難民表示:德國麻麻選我選我選我…)。一開始德國以開放的態度迎接這些穆斯林們,認為他們可以緩解勞工短缺的問題。但是人是一種物以類聚兼不分類就會死但是做資源回收就隨便許多的生物。來到德國定居的穆斯林們自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活圈,可是他們的失業率和貧窮卻高的嚇人,成了治安、社會素質亂源(至少德國一般民眾是這麼覺得的)。


污名仍然存在:

        汙名指的是德國在二戰的種種罪行,想必不用再贅述。必須要提的是德國對外界批評二戰的反應基本上是無條件接受,順便一提同為二戰開戰國的日本的反應滿曖昧的,有些地方好像有認錯的感覺,有些又沒有。總之無條件認錯的德國看起來遠比日本阿莎力的多,卻也無形中失去替自己辯護的權利,甚至搞得德國人隨便批評別人(異族or外國人)也會被貼上仇外主義的標籤。仇外主義臺灣好像很少聽到,簡單的說這玩意是討厭ㄈㄈ尺的加強版,仇恨範圍更廣、酸民程度更高。這種狀況究竟是不是德國應得的先不討論,就德國的角度來說,這種只會累積民怨又敢怒不敢言的情況是很不好的。

       剩下來的,幾乎是所有已開發都會遇到的問題,像是環境保護之類的~我想就不用多說嘍!才不會說是懶得找資料呢哼

      其實看這部時我的腦海數次浮現出“除了主要角色以外其他人的反應都是真的還是演的? ”、 “這是一場社會實驗嗎?”、“那個馬賽克和鏡頭晃動到底是因為受訪者不是演員還是刻意讓觀眾覺得這是一個記錄片?”、“那個演希特勒的人真的好可愛呦!”諸如此類的想法。電影演到最後我才發現, 原來這都是導演故意要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 好像是現實,好像又是虛幻, 正如電影中希特勒的存在一般, 多數人都把他當演員,卻又跟隨著他的言語起舞,像是把他當成真的希特勒一樣。


       觀看群眾的反應其實滿有意思的。譬如說有一幕希特勒跟一群年輕足球迷互動,其中一位的背剛好寫著“該死的德國,垃圾納粹”,然後跟球迷玩得正嗨的元首就順勢要其他球迷整他(說是整,其實跟霸凌沒啥兩樣),結果其他人還真的照做,簡直就像拿出稍微不同的言論(即使他的言論也許實際上更中肯)來群鞭的鄉民一樣。人嘛,激動時就能輕鬆把比例原則放置play,而只要有個煽動者人群就能輕鬆變得超激動。這次的煽動者,便是元首嚕。

▲被網路和電腦感動到的元首,超可愛●w●

       說到煽動者,就不得不提一下主要角色的定位。元首是煽動者,但是他煽動的東西卻確實點出社會的表面與潛在問題,劇中也經常出現他的歷史梗(1933→被德國人選出、本來可以當畫家、我的奮鬥之類的);另一個主角記者先生則是一般平民,認同元首(現代)的某些理念,但也沒認同到元首狂熱者的地步,卻在後期發現也是唯一一個發現元首是真貨的人,最後他瘋掉了,也成了被社會排擠的少數;記者的上司們光頭男和強勢婆婆(←名字全忘掉 ,則是為了利益而幫助或是陷害元首的人,存在本身無關善惡不過元首對他們兩個的評價差超多的XD,但是老實說他們的決策其實也大大影響社會大眾對元首的觀感;最後一個我覺得應該有的定位(簡稱腦補),就是我們這些旁觀者,我們對元首的想法凸顯了群眾是多麼的盲目與不理性,奇妙的是一旦我們成了其中一員,我們自己也沒辦法保證能永遠不像他們一樣。



▲靠杯啊這跟臺灣也太像了(淚

        也許有人發現了,本作除了發現德國的社會問題以外,另一個主線便是元首現代奮鬥史,而做為穿越劇的主角當然也遭遇到科技衝擊,想要發表自己意見的元首認識了現代媒體(而且很快就掌握住它的本質)後,對觀眾演說並獲得滿堂采的的模樣真的讓人不禁讓人感嘆歷史總是一而再再而三重演啊!但是這樣的元首也有因為媒體而被眾人唾棄的時候,理由不是因為元首的理念有問題,而是他殺過一隻狗…==,我不是覺得狗命不重要,只是群眾真的從頭到尾都沒有針對他的理念批評(除了少數有被採訪到的人和極端反對者),反而是一隻狗就讓群眾一秒爆氣==。
       不過元首很清楚消息來得快去得也快,過一陣子後他又成了全國明星,還紅到可以出書拍電影的程度,解決掉唯一知道真相的記者先生後,電影最終以元首想繼續為德國同胞奮鬥的自白作為結尾,看似圓滿的結局卻帶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頗讓我有再回去翻一次的衝動。

▲ 好吧其實我覺得這幕記者比元首更可愛(毆

總結:

       這部電影真的超合我胃,拍攝手法夠新奇,討論的主題也很有趣,演希特勒的人更是厲害重而且演得很可愛,我還想不到它有什麼缺點呢!唯一可惜的是這部在臺灣很冷(要不是爬文過,我還不知道它有在臺上映過…),只能看迷版真可惜,相見恨晚阿><(捶胸)。好在還有小說,有心支持的人也別忘了敗一下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