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忽然開始懷念當學生了

嘛,正常來說,平時我沒時間這麼想。原因是每天下班腦袋都好累好累,啥事都不想做,只想躺床滑手機。


今天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是因為今天一整天都在做教育訓練,除了幫忙做點雜事外,剩下的時間我都在當「學生」。結果今天下班還是精神奕奕,洗衣服之餘,還順便把家裡擦了一遍。接著開始用幾天後可能就不能用的學校帳號上hybrid看閒書「戰後日本經濟史」,不知不覺也快看完了。自從看完不確定的年代後,我有點愛上經濟學家用經濟理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的寫作方式,如果學校帳號可以永遠一直用下去就好了。

看到一個段落後,我無意間瞥見我用來塞論文跟各種課程講義的usb正牢牢的差進電腦裡。聯想到一些事後,我就打開教學平台跟ilearn,檢查一下還有沒有東西沒下載下來的。又無意間,我找到了去年線性代數第一堂課的教學影片,當時是美其名是為了實施分流教學而直播,但畫質模糊到連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只能聽到自稱老賊的老師用有點嚴厲的聲音訴說接下來要進入深水區,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從線性獨立開始就會開始有很多人掛掉,還有成績計算云云。想當時自認絕對不會敗在大一科目的我還自信滿滿的認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結果期中考就修到哭了XD


明明修線代對我而言是很慘痛的回憶,現在聽到客戶談到線性轉換還會在內心打個寒顫,但老賊的聲音還是把我拉進當學生時的氛圍裡。我就這麼一面把他的聲音當背景音樂,一面檢查完兩個平台,一面心想,大四大五的我真是有點偏離學習是為了讓自己學到更多的初心,太過追求漂亮的成績導致心態炸裂,真是糟糕啊。


只可惜這支影片完全不能下載,即使心中還有去年的記憶,當大學生時的感覺和氛圍也會隨著時間變形或飄散,已經完全回不去了呢。


至少,希望這篇短短的隨筆能讓以後的我稍稍回想起當學生時的感覺。

2021年9月5日深夜12點35分 於台北隨筆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近況小記錄

2018.9.11 

 一路到底的廢言:

最近一直都在忙,忙到最後忽然發現我已經一年沒寫廢文了。雖然這裡本來就是自嗨用的,不過為了不讓這裡草長得太高、但又一時想不到要發甚麼,於是就隨興發個一年小回顧。

要說去年有甚麼人生大事,大概就是選到雙主修了吧,而這也算是一年來沒辦法多發一篇文章的原因不過就算沒有選到我說不定也懶得發ㄏㄏ。因為我就讀的學校雙主修一點也不高學店哭哭,所以很容易就選上了,看看身邊同校的同學,很多人也是雙啊或輔了一個系,配上主系,感覺上好像出社會後就能混得很好。

可惜童話裡都是騙人的,我們後來得知即使加上輔系甚至雙主修,江湖走跳仍舊是以學校好壞為主(某些行業除外拉)。當然啦,我們都沒有考到多好的學校,所以這下大家都發現洗學歷的重要,聰明地意識到自身能力限制的人退掉輔系雙主修,打算用剩下的時間全力拚拚成績跟考研。

如果我也是這樣聰明我大概也會退掉吧,只可惜我打從一開始就不是。我選擇雙主修的理由純粹就是那個科系我想去,但是兩年前分數沒到,我又不想選擇其他學校,於是將就選填現在的主系(另一部份也是家裡建議),沒想到意外的不討厭甚至還滿喜歡主系的,但是又想完成高中的願望。「如果現在不完成的話,十年後我鐵定會後悔。更後悔的是,十年後的我根本沒有時間完成它。」抱著這種想法的我硬是無視兩個系毫無相關而且抵不到半個學分(我的學校雙主修可以抵課程名稱且內容也相同的學分,詳細一點我就不懂了,畢竟用不到哈哈),就這樣修到現在。

老實說這一年我不斷質問自己,自己的選擇到底是不是對的,因為學分多、主系大一能選的課太少課全部集中在大三大四,再加上兩個系的內容真的完全毫不相關,主系的思考模式跟另一個差很大,所以修起來真的不輕鬆呢。當然,說沒想過放棄是騙人的,當初想選是興趣,但是興趣又能堅持到如何呢?為了興趣要狂修一堆學分把自己累死、能力也不是頂尖的、最後成績也沒多好看、畢業之後一樣很難找到好工作、還要面對家人時不時要你放棄的慫恿,這樣折磨自己是何苦呢?

這個問題我到現在還是難以回答,我只知道現在我對我的興趣不只有喜歡,還有莫名其妙的執著,非常非常的想要完成它、精進它的執著。

撇開嚴肅的話題,這一年來我還是有少許的娛樂,雖然沒時間看小說了,但我還是抽空去看年十月播的奇諾新作動畫。內容有的重疊到舊動畫版播映過的篇章,有的是全新的內容,最重要的是主打還原原作插畫風格。相信原作迷都知道,奇諾之旅的另一個特色是後記與惡一後期黑星紅白老師會刻意使用不同的主色調去畫封面跟彩圖,這點是在其他時雨澤&黑星紅白合作的系列中都沒有的特色。從動畫的角度的來說,本該不需要這麼費工,但是我們監督大大還是做了(拇指),因此畫面個人私心滿分中的滿分,至於另一個重點,就是奇諾組、西茲組、師傅組、芙特組全部動起起來了!當然我的重點仍是敲可愛毛茸茸又會說話的陸,以下私心圖連發:












沒有了,對,記得當初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總是寫寫停停,寫到一半就開始忙課業的事,忙到最後連自己的帳號都搞丟了,剛剛才成功撈回自己的帳號。不過看著以前的自己的內容,真的是很有趣(也很羞恥XD),因此從這裡開始就是時隔兩年半後的內容。

2021/1/5

大五上接近尾聲,一轉眼只剩下半學期的課要修。曾經的熱情洋溢、自信滿滿的小毛頭也在時間的摧殘下變成害怕失敗、厭世無比,卻也稍微成長的老老大學生。如今,本系的課已經修完,雙主修的科系也只剩下學期的兩門課要修。

這裡就不賣關子,老人我雙主修的科系正是號稱出路廣泛、實則慘烈的歷史系。也是因為它是個專為學術而設的科系,覺得此生也許就這麼一次靠近歷史學術殿堂的我才修了下去。以前雖然總是過著為課業操心的生活,現在一想到要離開它卻又有些不捨。

進入大學的這些年發生了好多事,認識了新朋友,有的還有在聯絡,更多的是淺嚐即止。至於課業,雖然總是有一堆作業、一堆報告要寫,但是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學的其實都不過是皮毛而已。乍看之下,只要懂得學習、懂得閱讀、懂得思考,其實倒也沒必要花費那麼多光陰在這上面。但是以當時的我的程度來說,光要懂學習就很困難了哈哈,而且雖然只有一個,去了歷史系修課後我也終於交到能聊學術歷史的朋友,也是難得的收穫之一。

兩年半前的我,肯定沒有想到不久後的我有新目標,修一堆以前根本不知道是蝦咪碗糕的課,還煩惱過要不要乾脆把歷史雙主修降為輔系算了,甚至為此多留在學校一年。不過最後還是希望能在不用放棄雙主修的前提下完成學業,也只剩半學期目標就能達成了(雖然算了算學分跟課程內容,好硬...)。至於對未來出路的考量也變超多,但也超怕失敗的,希望能達成(合掌)

時間使我改變這麼多,不過唯一不變的是還是覺得奇諾超好看,新版動畫重刷3次以上還是看不膩,小說也出了就買,等有空的時候再一篇篇看完。美中不足的是懶得發心得,也沒甚麼特別的感想好打了。

以上就是看了以前打的廢文有感而發的廢文XD,兩年半前的我是個滿腔熱血的大學生,現在的我是期末考要來了還在打廢文的厭世大學生,那麼兩年半後我又會是誰,又會去哪呢?在知道答案前,我要繼續準備期末考了~~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隨便寫寫心得:流、菲律賓史 、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廢言:   

       原來是應該要寫奇諾的心得的,不過因為種種外面原因(?),最近才入手(掩面),所以只好先隨便寫點什麼來墊墊,順便記錄一下這個暑假看過的書,還能不讓空間長草,真是一舉三得啊(大笑)

正文:

       登登登登~~首先是第一本:流


        是三本裡面唯一的小說,也是我時隔n年沒看一般小說的空窗期後第一本拿起來看的小說。而且要是沒有囧說書的介紹我大概也不會想看它(笑),當初囧星人剛介紹完這本時,我很興奮得衝到圖書館去找,結果通通被借光光後面還有一堆人預約(囧)。於是只好一等再等,終於被我借到了啦啦啦~(感動)
   
       故事大鋼不用多說,網路上很多資料(其實是我太懶)。簡單來說就是生活在民國六十幾年的主角斷斷續續的尋找殺了爺爺凶手的故事。

        整個故事我認為最棒的一點是當代氣氛的呈現超好,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就算把故事的背景亂移後十年也無所謂,甚至還會認為這個故事一定要發生在這個時候才對。敘述步調也沒有因為氣氛呈現而過慢,每個出場的人物個性鮮明,除了某些支線故事內容太過離奇(或者該說八點檔?)導致真實感稍微降低了些(雖然說最區折離奇的應該是主線,但我反而覺得滿正常的)。整體來說還是本不錯看的小說,我看到一半還跑去問我老母,是不是教師以前真的一個月只領幾千塊、這樣算多還是少之類的問題(笑)

       下一本:菲律賓史



       本來想把副標也寫進標題裡,但因為太長所以只好不放了(囧),會想看這本主要是因為有借過同系列的印度尼亞史,裡面的資訊豐富到豎起大姆指的程度。於是懷著跟期待借了這本…然後就被打臉了(驚)。

       好啦這樣講其實對這個作者很不公平,他也很努力的呈現菲律賓的過去,只是跟印度尼西亞史相比,資訊少了很多,年代久遠的史前時代到西班牙的入侵前都只有短短幾頁的敘述,雖然很久以前看東南亞史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國家早期真的好邊緣啊,但看這本時真的會覺得「荷蘭統治台灣前的歷史圖像都比這清楚多了...」。而且好像是因為偏重政治史的緣故,其它方面的資訊如提供得很少,看完只有籠統模糊的印象。

         不過一本書總是有壞有好,這本好的地方在詳細洩出制度面的敘述和政黨輪替的經過,也是我覺得跟一般的歷史書籍相比寫得最好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作者是學政治出身的關係,一般的歷史書籍即使用詞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很難跳脫出「因為此人昏庸無道,所以國家就毀在他手上」的感覺,但若看作者的敘述,就會覺得政治就像一盤處處充滿不確定的棋,能在書裡面提到名字的都是優秀的棋手,但他們總會下錯幾步,錯誤就這樣慢慢的發酵,到一定程度時民心就沒了。能夠讓人有這樣的感覺也是很不賴的~~

        最後一本: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完全讓我眼睛一亮的一本書,因為作者提的理論對我來說很新奇。這本其實跟經濟史入門一樣都是用理論來解釋人類經濟行為的變化,連敘述順序都一樣都是先提理論或專有名詞,再套到歷史裡解釋(笑),但是翻譯比經濟史入門更得我心啊(拭淚)

        本書提的理論跟經濟史入門也相去甚遠,它特別重視財產權的界定以及解決free rider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遊戲規則要怎麼定才會對文明有好影響。至於提的歷史則是以歐洲史和美國史為例,也是我個人認為本書的精華所在,美國史暫且不提(因為沒啥接觸囧),歐洲史的部分雖然挑的時間點很大概,像是把農業出現後到羅馬帝國衰落前統稱為古代世界,但大致上該有的歷史事件都有提到,也深入探討它對整個國家經濟體系造成的影響。
                                                    無聊做的簡單小筆記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很強調意識形態的影響,這裡的意識形態似乎不單純指民族主義或馬克思主義之類的東東,凡是能界定財產權和其交換條件的都算,也就是說封建制度、古典經濟學、羅馬帝國的制度,通通都能算進去,定義超廣的(汗,除非我看錯)
  
               除了意識形態很重要以外,作者偶爾還會稍稍比較其他理論跟他的想法不同之處。我個人很喜歡作者解釋馬克思部分的段落,感覺作者雖然時不時批評馬克思主義者的缺失,但實際上又對想出這套理論的人抱持著敬意XD。

結尾


        嗯......其實也想不到要說什麼(喂),只能說雖然三本類別完全不同,但我都看得滿高興的,唯一難過的是看完後暑假也要過完了55555இдஇ

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奇諾之旅19 傷眼觀後感(劇透)


廢言:

       緊接著上回西茲路人化的大危機(?),繼續下去!!!咦等等(煞車),這集的封面有十九隻青鳥耶!印象中黑星紅白在上集有說他也有畫十八,結果被標題遮住惹囧。講得好像在封面畫數字就是他的習慣一樣…難不成其實我忽略了!???等等要回去看看(握拳
 
正文:
        [談幸福]:這邊的拉頁構圖很讚(姆指),而且內容簡單又有內涵,就是「人追求的幸福很多樣,不會一次只追求一個」。
       不過奇諾已經不曉得是第幾次強調有漢密斯很好了…幾年前還看得到有人把奇諾跟跟蹤狂西茲湊cp(←雖然這幾乎是硬湊了…)。但一路追到現在,奇諾的真愛根本就是平常騎的摩托車吧XDDD

       [項圈之國]:陸自己咬牽繩的樣子好可愛哦~(犯花痴中)。蒂的問題滿有意思的,我自己覺得人很多對待狗的方式其實就是對待同類(人)的方式,像是牽繩對狗來說可以是令牠服從、防止牠做出不好的行為的方法;對人來說法律也像牽繩對狗一樣,防止有人做出偷搶拐騙之類對社會不好的行為。嗯…看來人類哪天說不定會立法規定集體戴項圈。

       [拋棄之國●b]:跟a一起~~~

       [美好記憶之國]:美好的記憶…也許某種程度上是虛幻的呢…(菸)←裝文青中

       [天才之國]:一群不孕者詐騙搶小孩的故事。不過在認為小孩都是天才的人底下,想必這些小孩雖然不是親生但也能過得很好呢~

       [秀才之國]:我原本以為本篇跟前一篇有聯結…結果一整個反烏托邦的世界觀啊啊啊!!!如果奇諾是這種故事的主角,那接下來應該是要找隊友強力批評世界觀然後組隊推翻,接著發現自己治理也沒多好,結果發現他們住的國家其實只是時雨澤考驗人性的實驗場!!!??之後奇諾等人會怎麼辦呢?請見開放式結局!(←腦洞開過頭

 
        [守護之國]:有時候比起血淋淋的獵奇帶來恐怖,不帶血字( ?)的描述角色會更可怕!這個故事裡的教授就是這樣的角色。難怪西茲這個蘿莉控不敢住,這個國家不只充滿殺人沼澤還有藉著殺人沼澤跟守護樹的殺人魔啊啊啊話說這個殺人魔也滿蠢的幹嘛不把屍體丟到深深的沼澤就好
     
       [無法戰鬥之國]:因為民意所以被迫選擇發動戰爭的國王們,為了乎攏人民所以把技術力遠高於他們的天氣預報飛行船當蠻橫的假想敵兼審判者。看了也是滿感慨的,歷史很多戰爭不只是統治者的私心而已不然歷史大概也不用被那麼辛苦,很多時候是時代趨勢所致。好險結局滿溫馨的,奇諾和飛行船間的對話超可愛www

       [贗品之國]:贗品又怎樣!做得比真品好就行了啊←看完莫名想起類似醬的臺詞。

       [前來援助之國]:芙特與蘇的回合,又一個溫馨的故事(融化),總覺得芙特因為比另外三組人還要感情豐富,所以通常都被安排溫馨回呢~

       [拼命射擊之國]:這個國家超好玩的,人人都有一槍斃人的能力,結果因為法律關係反而只能用不擅長使用的棍棒攻擊人,然後被奇諾修理惹。這個國家法律和道德觀到底有多嚴啊www

       [拋棄之國●a&b]:還以為是個殘酷的故事,結果根本就是愛與愛之間的碰撞(誤)的故事啊啊啊!只看b的話只會覺得婆婆好可憐,看了a就會覺得子女願意為了婆婆違反法律的愛也很棒啊!!!(拭淚)

      [十五歲的故事]:本篇是為了慶祝奇諾十五周年,順便滿足廣大的讀者(?)對蒂的慾望(三小)所以寫出來的後記短篇www。裡面滿足讀者願望的莫過於轉型成為陽光偶像的蒂,不過蒂太猛了結果西茲居然變成廢物了www何等犧牲色相的演出www西茲一次壯烈犧牲就讓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從路人甲(←超壞)變成最具有衝擊性的角色www

總結:

        時間一晃就2017了啊(菸),這篇本該去年就該完成的心得終於完成了。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寫心得啊(再菸)。


倒底是誰說大學很爽的嗚嗚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隨便寫寫心得:大人的日本史、經濟史入門(略)、世界第一簡單微積分、看漫畫學微積分

廢言:


        最近好忙(哭),沒啥時間寫文然後有空時又懶,因此奇諾19依舊無限期拖稿中…。

正文:


        好了不提那些過往的傷心事了(喂),只是最近去逛大學圖書館,挖了幾本書來看,就想寫個小心得這樣~。



大人的日本史:

        這本剛出時我就很想看了,但是又很擔心會被雷到(指觀點偏頗的雷),而且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日本史,我很擔心我會被偏激的觀點牽著鼻子走。於是拖了很久很久以後,結果看到圖書館有又開心的立馬借來看(←轉超快)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的點在於它文字淺白,又帶點很多寫歷史的作家擁有的感性,再加上頁數不多,真的是寫給初學者看的好書!而且雖然是給初學者看的,但對於不同時空下別國的影響和不同族群的觀點以及日本人的反應的細節並不馬虎,不會讓人有一種在看八點檔的感覺(←什麼鬼形容www)。
     
       當然所有的歷史書一定都會有觀點偏頗的問題,個人覺得這本的問題似乎是參考不少日文資料的緣故,有的時候我會感覺某些看法有一點替日本辯護的感覺(但只有一點點,還是很棒),而且看在敘述語調很溫柔的份上我就原諒吧(喂)


經濟史入門:馬克思經濟學歷史理論概述:
 
       因為本書名稱實在長到靠杯,所以標題省略一部分(棒讀)。
     
       這本書和前面那本不同,是正港的日本人寫的然後再翻譯(前面那本則是臺灣人寫的)。但是閱讀起來的輕鬆度就差很多了(癱),雖然書名號稱入門書,但是一開頭就是一堆沒看過的名詞解釋,而且名詞解釋裡面還會出現別的還沒解釋的名詞,根本嚇死新手不償命(哭)。專有名詞的翻譯有些也是滿怪的,像是資產階級就翻成布爾喬亞階級、還有我到現在還是搞不清楚是三小的半普羅民階級之類的。嘛…只能說十五年的鴻溝真是可怕(眼神死)
 
       不過如果能克服上述缺點的話,本書其實非常有趣。它用唯物論來觀察人類經濟行為的變化,以世界史和日本史作例證,也能看到作者對不同時期的經濟制度的觀察、甚至對未來經濟制度的展望(讀作:資本主義洗洗睡、社會主義萬萬歲!!!)。看著看著我也忍不住用現有的知識分析臺灣的經濟結構,以及思索書中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還有吐槽一下在這裡被捧上天的社會主義XD

世界第一簡單微積分&看漫畫學微積分:

       這兩本都是課業上需要才借的,所以感想少到只能併在一起比較(苦笑)。

        前者世界第一雖然號稱簡單,但我個人覺得很難(哭),它的好處就是它會把生活中常見的案例(通常是商業方面的)化成題目,以漫畫的形式表達,讓人比較有親近感。壞處就是它有點跑太快了,沒有我的微積分課本輔助,我就會深深覺得我可憐的數學能力被劇中女主屌打(我的數學居然連記者都不如…淚目)

       相較於世界第一,後者看漫畫就完全相反,作者的講法很數學,但是它是用西方的漫畫人物和幽默的筆調還有滿滿的想像力表達出來的,我在看的時候能清楚的感覺到作者對數學的熱情(笑)。只可惜它的作用還是比較偏向微積分是什麼的感覺,如何應用還是得看個人造化(菸)。

總結:


       最近好忙(迷之聲:怎又提?),不過大學生活逐漸習慣了,做事也越來越游刃有餘(圖書館也越用越熟練XD)。所以應該接下來可以補奇諾19吧…

      拜託一定要啊囧囧囧囧!!!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奇諾之旅18 傷眼觀後感 (劇透)


廢言:

        好久沒看奇諾了TAT ,大考真是摧殘人阿 (←明明就是自己的問題)。

正文:

        話說我一翻到目錄的時候,忽然感覺到一陣不對勁。 立馬拆開書衣一看,理所當然拆穿後記之神的陰謀,連被空白化的偽後記都不用看(不過我承認我還是看了),。

[牛之國]:黑星紅白老師畫的牛好棒,尤其是脖子那邊凸起來的骨頭(prprpr)…咳咳,因為跟下一個短篇有連貫,所以就移駕到下一篇說。

[草原的故事]:其實在看完前一篇的時候,我一直想不透為何副標寫的是fountain,想說這跟噴水池有啥關係啊。查了字典以後知道原來fountain還有源頭、來源的意思,時雨澤又再次幫我的破英文上了一課(正色)。fountain這個字也算是在舖伏筆吧,上一篇裡沒有人知道牛之國的人去哪了(奇諾除外),而這一篇就是在交代伏筆。講難聽點就是先b再a的彩色版而已,但是更加短小精悍,也能襯托出事實真相的震撼,進一步把“警示”烙印在讀者心裡。這是奇諾很久很久都沒帶給我的感覺(以前是“驚喜”的感覺居多)。牛之國之所以成為牛之國,是因為過去的人們捨本逐末,只想到用最大的草地養最多的牛,卻忽略了自己維持生命的需求——食物,結果在嚴冬中餓死,只有牛成功活下來…唉
       不知不覺廢話這麼一長串囧,總之這兩個短篇是我全書裡面最喜歡的^^後面廢話應該不會這麼多了吧(汗)。

[奇諾旅之國●b]: 雖然很想直接說,但還是要移駕到a去 ̄△ ̄但我還是很想吐槽,時雨澤不是說奇諾歐派很大嗎,為何黑星黑白一畫感覺就有點ㄒㄧㄠ(被射殺

[運動之國]:表面上和樂融融的國家們,實際上各懷鬼胎,但有了共同外敵又能團結一心。不過我想最苦的,應該還是後世要背歷史的學生(遠目)。(學生表示:幹,貴圈真亂)

[靜止之國]:這個國家的小孩根本世界最強懶人XD,懶到連長大也不要==。不過我有時也會這樣耶(心虛),懶到就算我媽一直唸也還是繼續懶ORZ(←連機器也不如

[稅金之國]:“有需求就有供給”這句話我滿愛的,感覺世界上很多奇葩都是這個道理的延伸(包括奇諾最後對那個屋主做的事情)。但以錢來作標準太單純了,會無形中失去不少東西就是了(默)。
話說漢密斯的“痛哭精進值”到底是啥東東啊?

[主食之國]:看完後腦海都是滿滿的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難怪這裡的小孩都不想吃巧克力了www

[巧克力的故事]:時雨澤到底吃了什麼巧克力才能寫出連續兩篇都是一堆巧克力的故事啊(一開始還以為有連貫),只能說巧克力的淫威無窮啊www。還有黑星老師的畫雖然難得出現一堆美男,但是中下角居然出現一個勞動大叔,這國的少女吃真開啊www。如果美男歌劇團紅到主食之國的話應該就不是送送巧克力而已了吧(改送巧克力滿漢全席之類的www)

▲有圖有真相!!!

[遺產之國]:以保護者來說,居民們做得滿好的(真誠),只可惜到最後還是住不進他們最想要的高樓大廈(居民表示:靠杯啊居然被老祖宗玩)

[復仇之國]:如標題所示,一個復仇的故事,如果結果結局是那樣的話就是兩個了(默

[金錢之國]:這個國家滿有意思的(笑),金錢對我們來說即使不是最重要,也是很重要的東東。金錢之國也曾經覺得錢很重要(沒錢=被笑窮),還跑去收集其他國家的錢+努力保養外幣(←奇妙的外匯概念?XDDD)。結果他們根本就沒啥欲望,覺得生活能過就好,最後錢在他們眼中都成了不值錢的東西。價值這東東真是主觀啊。

[我的戰爭]:一個中二病的故事,雖然這個國家看起來滿可疑的,不過應該不是照著中二病的設定走…吧?

[奇諾旅之國●a]: 終於到這個愉悅滿滿的國家了XDDD,裡面吐主流作品的槽點超多,包括波霸、三圍、不合理可是帥就好、置入性行銷、一定要有cp等等。光想像奇諾面無表情的吐槽就覺得很有趣XDDD
        話說,奇諾吐槽的元素,好像都是奇諾之旅沒有的耶, 就連那個三圍也…(被射殺)。

[聰明人看不到的後記]:然而聰明人早已識破了一切,哇哈哈哈哈~~~~

結語:

       這集我發現西茲的存在越來越路人了,既沒有奇諾的無口偽正太的屬性也沒有芙特的天然樂觀屬性。這樣也就算了,整個西茲組最有魅力的角色居然是有時候很狂的蒂,陸至少還是一隻會說話的狗。西茲的存在…QAQ,究竟西茲能不能擺脫路人的恥辱的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XD

2016年7月7日 星期四

吸特樂回來了 傷眼觀後感(劇透)


廢言:

       最近完全變成廢人狀態,明明看了不少好作品,我卻懶得寫心得(毆)。還好元首那頗具魅惑性頗具煽動性的聲音讓我有了寫文動力。元首真不愧是元首!(大笑)



正文開始:

        吸特樂回來了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德國電影,裡面藉由元首希特勒的視角、帶著黑色幽默的偽記錄片(或者社會實驗?)的方式點出德國的社會問題。雖然說是德國,其實裡面很多問題也是臺灣和大多數的國家所面臨的。是一部在大笑之餘還能省思的好電影。

       不過觀看前最好還是先了解一下德國的近代歷史與現在,不只是因為笑點關係,有些社會議題也需要一些背景知識才行。簡單來說對德國了解越多看這電影越開心XD,有鑑於大部分的影評都點過歷史,再加上個人覺得本片要表達的東西還是現在。於是就來超不專業不負責整理一下片中提到德國的問題:


                   ▲梅克爾特寫+字幕XD

令人尷尬的老女人:

嗯不用說是梅克爾(廢話)老實說我對梅克爾的印象還不錯不過還停留在幾年前商周還是天下的介紹,以數據來說話感覺就是特別帥氣我第一次愛上的大嬸啊啊啊(羞)。但是翻資料後才發現自從難民接二連三跑到歐洲去後因為對難民政策不利,結果外界對她的評價下降不少><不知道她下一步會怎麼做…


越來越多的移民:

       德國的移民大致可分為合法移民和尋求庇護的難民。片中指的移民似乎是後者的樣子(?),出現的主因來自中東局勢的變化,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難民數量開始激增,毆洲各國逐漸收到一堆庇護申請。其中2015年德國收到的庇護申請更是毆盟之冠(難民表示:德國麻麻選我選我選我…)。一開始德國以開放的態度迎接這些穆斯林們,認為他們可以緩解勞工短缺的問題。但是人是一種物以類聚兼不分類就會死但是做資源回收就隨便許多的生物。來到德國定居的穆斯林們自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活圈,可是他們的失業率和貧窮卻高的嚇人,成了治安、社會素質亂源(至少德國一般民眾是這麼覺得的)。


污名仍然存在:

        汙名指的是德國在二戰的種種罪行,想必不用再贅述。必須要提的是德國對外界批評二戰的反應基本上是無條件接受,順便一提同為二戰開戰國的日本的反應滿曖昧的,有些地方好像有認錯的感覺,有些又沒有。總之無條件認錯的德國看起來遠比日本阿莎力的多,卻也無形中失去替自己辯護的權利,甚至搞得德國人隨便批評別人(異族or外國人)也會被貼上仇外主義的標籤。仇外主義臺灣好像很少聽到,簡單的說這玩意是討厭ㄈㄈ尺的加強版,仇恨範圍更廣、酸民程度更高。這種狀況究竟是不是德國應得的先不討論,就德國的角度來說,這種只會累積民怨又敢怒不敢言的情況是很不好的。

       剩下來的,幾乎是所有已開發都會遇到的問題,像是環境保護之類的~我想就不用多說嘍!才不會說是懶得找資料呢哼

      其實看這部時我的腦海數次浮現出“除了主要角色以外其他人的反應都是真的還是演的? ”、 “這是一場社會實驗嗎?”、“那個馬賽克和鏡頭晃動到底是因為受訪者不是演員還是刻意讓觀眾覺得這是一個記錄片?”、“那個演希特勒的人真的好可愛呦!”諸如此類的想法。電影演到最後我才發現, 原來這都是導演故意要讓觀眾有這樣的感覺, 好像是現實,好像又是虛幻, 正如電影中希特勒的存在一般, 多數人都把他當演員,卻又跟隨著他的言語起舞,像是把他當成真的希特勒一樣。


       觀看群眾的反應其實滿有意思的。譬如說有一幕希特勒跟一群年輕足球迷互動,其中一位的背剛好寫著“該死的德國,垃圾納粹”,然後跟球迷玩得正嗨的元首就順勢要其他球迷整他(說是整,其實跟霸凌沒啥兩樣),結果其他人還真的照做,簡直就像拿出稍微不同的言論(即使他的言論也許實際上更中肯)來群鞭的鄉民一樣。人嘛,激動時就能輕鬆把比例原則放置play,而只要有個煽動者人群就能輕鬆變得超激動。這次的煽動者,便是元首嚕。

▲被網路和電腦感動到的元首,超可愛●w●

       說到煽動者,就不得不提一下主要角色的定位。元首是煽動者,但是他煽動的東西卻確實點出社會的表面與潛在問題,劇中也經常出現他的歷史梗(1933→被德國人選出、本來可以當畫家、我的奮鬥之類的);另一個主角記者先生則是一般平民,認同元首(現代)的某些理念,但也沒認同到元首狂熱者的地步,卻在後期發現也是唯一一個發現元首是真貨的人,最後他瘋掉了,也成了被社會排擠的少數;記者的上司們光頭男和強勢婆婆(←名字全忘掉 ,則是為了利益而幫助或是陷害元首的人,存在本身無關善惡不過元首對他們兩個的評價差超多的XD,但是老實說他們的決策其實也大大影響社會大眾對元首的觀感;最後一個我覺得應該有的定位(簡稱腦補),就是我們這些旁觀者,我們對元首的想法凸顯了群眾是多麼的盲目與不理性,奇妙的是一旦我們成了其中一員,我們自己也沒辦法保證能永遠不像他們一樣。



▲靠杯啊這跟臺灣也太像了(淚

        也許有人發現了,本作除了發現德國的社會問題以外,另一個主線便是元首現代奮鬥史,而做為穿越劇的主角當然也遭遇到科技衝擊,想要發表自己意見的元首認識了現代媒體(而且很快就掌握住它的本質)後,對觀眾演說並獲得滿堂采的的模樣真的讓人不禁讓人感嘆歷史總是一而再再而三重演啊!但是這樣的元首也有因為媒體而被眾人唾棄的時候,理由不是因為元首的理念有問題,而是他殺過一隻狗…==,我不是覺得狗命不重要,只是群眾真的從頭到尾都沒有針對他的理念批評(除了少數有被採訪到的人和極端反對者),反而是一隻狗就讓群眾一秒爆氣==。
       不過元首很清楚消息來得快去得也快,過一陣子後他又成了全國明星,還紅到可以出書拍電影的程度,解決掉唯一知道真相的記者先生後,電影最終以元首想繼續為德國同胞奮鬥的自白作為結尾,看似圓滿的結局卻帶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頗讓我有再回去翻一次的衝動。

▲ 好吧其實我覺得這幕記者比元首更可愛(毆

總結:

       這部電影真的超合我胃,拍攝手法夠新奇,討論的主題也很有趣,演希特勒的人更是厲害重而且演得很可愛,我還想不到它有什麼缺點呢!唯一可惜的是這部在臺灣很冷(要不是爬文過,我還不知道它有在臺上映過…),只能看迷版真可惜,相見恨晚阿><(捶胸)。好在還有小說,有心支持的人也別忘了敗一下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