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言:
原來是應該要寫奇諾的心得的,不過因為種種外面原因(?),最近才入手(掩面),所以只好先隨便寫點什麼來墊墊,順便記錄一下這個暑假看過的書,還能不讓空間長草,真是一舉三得啊(大笑)正文:
登登登登~~首先是第一本:流是三本裡面唯一的小說,也是我時隔n年沒看一般小說的空窗期後第一本拿起來看的小說。而且要是沒有囧說書的介紹我大概也不會想看它(笑),當初囧星人剛介紹完這本時,我很興奮得衝到圖書館去找,結果通通被借光光後面還有一堆人預約(囧)。於是只好一等再等,終於被我借到了啦啦啦~(感動)
故事大鋼不用多說,網路上很多資料
整個故事我認為最棒的一點是當代氣氛的呈現超好,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就算把故事的背景亂移後十年也無所謂,甚至還會認為這個故事一定要發生在這個時候才對。敘述步調也沒有因為氣氛呈現而過慢,每個出場的人物個性鮮明,除了某些支線故事內容太過離奇(或者該說八點檔?)導致真實感稍微降低了些(雖然說最區折離奇的應該是主線,但我反而覺得滿正常的)。整體來說還是本不錯看的小說,我看到一半還跑去問我老母,是不是教師以前真的一個月只領幾千塊、這樣算多還是少之類的問題(笑)
下一本:菲律賓史
本來想把副標也寫進標題裡,但因為太長所以只好不放了(囧),會想看這本主要是因為有借過同系列的印度尼亞史,裡面的資訊豐富到豎起大姆指的程度。於是懷著跟期待借了這本…然後就被打臉了(驚)。
好啦這樣講其實對這個作者很不公平,他也很努力的呈現菲律賓的過去,只是跟印度尼西亞史相比,資訊少了很多,年代久遠的史前時代到西班牙的入侵前都只有短短幾頁的敘述,雖然很久以前看東南亞史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國家早期真的好邊緣啊,但看這本時真的會覺得「荷蘭統治台灣前的歷史圖像都比這清楚多了...」。而且好像是因為偏重政治史的緣故,其它方面的資訊如提供得很少,看完只有籠統模糊的印象。
不過一本書總是有壞有好,這本好的地方在詳細洩出制度面的敘述和政黨輪替的經過,也是我覺得跟一般的歷史書籍相比寫得最好的地方。可能是因為作者是學政治出身的關係,一般的歷史書籍即使用詞再怎麼小心翼翼,還是很難跳脫出「因為此人昏庸無道,所以國家就毀在他手上」的感覺,但若看作者的敘述,就會覺得政治就像一盤處處充滿不確定的棋,能在書裡面提到名字的都是優秀的棋手,但他們總會下錯幾步,錯誤就這樣慢慢的發酵,到一定程度時民心就沒了。能夠讓人有這樣的感覺也是很不賴的~~
最後一本:經濟史的結構與變遷
完全讓我眼睛一亮的一本書,因為作者提的理論對我來說很新奇。這本其實跟經濟史入門一樣都是用理論來解釋人類經濟行為的變化,連敘述順序都一樣都是先提理論或專有名詞,再套到歷史裡解釋(笑),但是翻譯比經濟史入門更得我心啊(拭淚)
本書提的理論跟經濟史入門也相去甚遠,它特別重視財產權的界定以及解決free rider的問題,簡單來說就是遊戲規則要怎麼定才會對文明有好影響。至於提的歷史則是以歐洲史和美國史為例,也是我個人認為本書的精華所在,美國史暫且不提
▲無聊做的簡單小筆記
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很強調意識形態的影響,這裡的意識形態似乎不單純指民族主義或馬克思主義之類的東東,凡是能界定財產權和其交換條件的都算,也就是說封建制度、古典經濟學、羅馬帝國的制度,通通都能算進去,定義超廣的(汗,除非我看錯)
除了意識形態很重要以外,作者偶爾還會稍稍比較其他理論跟他的想法不同之處。我個人很喜歡作者解釋馬克思部分的段落,感覺作者雖然時不時批評馬克思主義者的缺失,但實際上又對想出這套理論的人抱持著敬意XD。
結尾:
嗯......其實也想不到要說什麼(喂),只能說雖然三本類別完全不同,但我都看得滿高興的,唯一難過的是看完後暑假也要過完了55555இдஇ